您好!歡迎訪問徐州米6体育app官方下载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網站!
新聞中心

全國服務熱線

18252430668

米6体育app官方下载 南拳北腿之“北腿”-網架施工中的拔桿吊裝

作者:admin 發布時間:2022-01-10 14:44:15 點擊:334

把拔桿巧妙地運用在網架結構施工中,是我們網架前輩們在機械設備相對落后時,充分利用聰明智慧和現有材料進行鋼結構施工的一種創舉,完成了一項一項在今天看來都讓人驚嘆和折服 的工程,當然這一成熟技術現在依然還在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在此我們謹向被中國空間鋼結構領域學科帶頭人、留美學者藍天教授贊為“中國網架第一人”的王育釗先生致敬!

  同是拔桿吊裝也如我中華武術同宗不同門,在網架發源的兩個原產地山西汾陽(焊接球節點網架)和江蘇徐州(螺栓球節點網架)有著不同的套路和詮釋。南拳北腿之北腿即是指山西汾陽人網架之拔桿施工法,南拳當然是為江蘇徐州師傅們的南派手法了.

  第一章 工程概況

  本工程由單層的裝配大廳及三層附樓組成。建筑占地面積21924m2,總建筑面積25737m2,其中裝配大廳建筑面積20137m2。裝配大廳為鋼筋混凝土柱、鋼網架結構,單層,跨度54m+54m,柱距12m,總長186m。裝配大廳網架下弦高20.00m,建筑高度26.20m。附樓由工作間、附屬用房及辦公室等組成,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三層,基本柱網9m×8m,一層層高4.50m,二、三層層高4.20m。

  結構形式為框架結構,屋蓋為鋼網架結構體系;建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主體結構設計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 。

  第二章 施工方案的確定和思路

  (一)、方案選擇

  1、本工程焊接球形鋼網架的吊裝技術方案的選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保證焊接球鋼網架的現場安裝質量,便于鋼網架的拼架、焊接、防腐;

  2)、有利于減少高空作業時間和工作量,保證吊裝過程的安全可靠;

  3)、能有效利用現場的有利條件及所擁有的機具和成熟的吊裝工藝;

  4)、吊裝費用與工程承接費用相適應并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5)、能最大限度地確保鋼網架安裝工期要求。

  2、本工程吊裝條件分析

  屋面網架安裝區域為186*108m,結構安裝高度為24m。結構自重較大,且桿件眾多。若采用常規的分件高空散裝方案,需要搭設大量的高空腳手架,不但高空組裝、焊接工作量巨大,而且存在較大的質量、安全風險,施工的難度也可增大,并且對整個工程的施工工期會有很大的影響,方案的技術經濟性指標較差。根據以往類似工程的成功經驗,若將屋面兩跨網架結構分別在地面分4塊拼裝,利用拔桿將其提升到位,再進行空中對接、柱頂支座處及部分預留后裝桿件的安裝,將大大降低安裝施工難度,并于質量、安全和工期等均有利。

  3、方案優越性

  1) 網架結構在地面拼裝,拔桿設備安裝待網架拼裝基本完成后進行,每軸距兩次提升到位后,土建專業可立即進行地面施工,有利于專業交叉施工,對土建專業施工影響較小,利于工序穿插,加快工程總進度;網架結構主要的拼裝、焊接及油漆等工作在地面進行,施工效率高,施工質量易于保證;網架結構上的附屬構件在地面預先安裝,可最大限度地減少高空吊裝工作量,縮短安裝施工周期;

  2) 吊裝過程利用同步裝置,使起吊穩定,保證網架不發生塑性變形,并節約大量的腳手架搭設工作,經濟效益明顯,施工工期短,網架及施工機具在吊裝前經過吊裝驗算,保證了施工過程的安全性能,且此種施工方法在國內多個大型工程中有實際應用。

  3) 采用拔桿吊裝網架,技術成熟,有大量類似工程成功經驗可供借鑒,吊裝過程的安全性有充分的保障;通過屋面網架的整體提升吊裝,將高空作業量降至最少,能夠有效保證屋面網架的安裝工期;

  綜上所述,結合本工程特點,確定本工程鋼網架安裝單元分四個區域,采用“多桅桿整體分區域提升法”的吊裝工藝進行安裝。

  針對鋼網架吊裝的這一關鍵環節,就以下幾種方案進行對比分析:

序號

吊 裝 方 案

優   缺   點

可行性(可 操作性)

費用及經 濟效益

結  論

1

搭設滿堂腳手架采用高空散裝法安裝

高空作業量相對較少;腳手架搭設較高(存在安全隱患)、工作量大,安裝時間長(占用總工期)。

對工期影響較大,安全防護措施要求高。

機具、材料投入較大,周期長,費用也較高。

不采用

2

4臺100t以上大型吊車分片抬吊、空中補桿

機動靈活,吊裝準備時間短、工效高,但操作要求高,存在較多的高空補桿(質量控制困難),對場地條件要求高且進場困難。

安全可靠性較差,吊車需到外地租賃,難以實施。

費用較高與工程承接費不相適應

不采用

3

高空分條滑移法

腳手架施工操作平臺搭設量少(僅需局部搭設),安裝準備時間相對較短;但本程跨度大,滑移距離長,滑移困難;高空補桿多。

工期不易保證,高空分條滑移安全性差,操作困難。

施工周期長,費用較高

不采用

4

多桅桿布置在網格內,進行整體吊裝

工藝成熟,高空工作量較少,工程質量易得到保障;桅桿拆卸困難,機具較多,后期高空補桿困難。

安全性高,易保證工期,操作性強。

工期、費用適中

確定 采用

  綜合考慮采用多桅桿分區域整體提升法。

  (二)、吊裝順序

  其中A區先進行吊裝,就位焊接補桿完成后,再進行B區的吊裝,B區就位后再和A區進行空中對接,再進行C區的吊裝,C區就位后再和A區進行空中對接;D區后續起吊安裝,與B區和C區進行空中對接;區域一在B軸先安裝下弦腹桿與支座,C區和D區分別與區域一空中對接。每區域二塊間留兩組桅桿支撐住拼接部份,不能讓網架在受力情況下拼接焊接.

  (三)、吊裝工藝

  采用“多桅桿整體提升法”的吊裝工藝,分四個區域進行整體吊裝,每一區域設八臺桅桿進行吊裝。

  (四)、施工程序

  1、吊裝前的技術與安全交底

  吊裝前,依據有關的規范,圖紙、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和吊裝方案對全體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樹立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人人做到態度端正、職責明確、聽從指揮。

  2、吊具檢查

  對所有的吊索具,卡具、卷揚機及吊點位置等進行全面復查,對吊裝同步控制系統進行測試。

  3、試吊

  各節點、吊具安裝就緒,吊裝過程障礙物全部清除后,進行網架試吊。將網架提升離開支承點200mm高時,測量各吊點標高,調整到一致,錨固各活動點并卡牢。檢查所有吊索具受力后的連接狀態,在確保各受力點萬無一失后方可正式起吊。

  4、正式起吊

  由吊裝總指揮發出正式起吊信號,同步控制臺操作人員啟動控制開關,提升開始。各個吊點運行要同步,提升速度800mm/分鐘。相鄰吊點間的高差不得大于100mm。提升至預定高度后,將牽引繩與導向滑輪卡固,卷筒與卷揚機用插鎖鎖固。同時嚴格觀察結構的情況。

  5、網架對接、封邊

  網架整體提升到就位高度后,調節網架,然后按照安裝方案進行周邊封邊安裝、網架就位、支座安裝焊接等。網架完全就位后即可依次拆除吊裝設備。

  6、其他注意事項

  考慮到支座的安裝,提升結束位置應稍高于理論標高,就位時再進一步的精確調整;

  第三章 鋼結構安裝

  第一節 安裝前準備工作

  1、安裝前對網架支座軸線與標高進行驗線檢查,網架軸線、標高位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規定。

  2、安裝前對支座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查,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后才能安裝。

  3、清理壓實地面基層,檢查地面是否堅實不會下沉;放線砌筑胎模。

  4.測量控制準備工作

  1)根據本工程測量工作量,初步擬定選派一名經驗豐富的測量專業工程師全面負責現場所有測量協調管理工作,配備2名專業放線施工員及4名放線工進行鋼結構的測量放線工作,對軸線控制樁、水準點、主控軸線進行復核校驗。

  2)鋼筋混凝土結構柱頂軸線、標高進行復測檢查。

  3)熟悉和核對設計圖中各部尺寸關系,發現問題在圖紙會審中及時提出并解決。對測量方案及各工序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執行標準,掌握檢測方法及質量計劃目標。

  4)采用激光電子全站儀,并經檢測合格后使用,其余測量設備應處于鑒定有效期內。

  5)了解施工順序安排,從施工流水的劃分、鋼結構安裝次序、施工進度計劃和臨建設施的平面布置等方面考慮,確定測量放線的先后次序、時間要求,制定詳細的各細部放線方案,確定各種施測方法,控制安裝精度。

  6)技術部門需提供拼裝、安裝各控制點位的三維設計值,并轉換為可施測的胎架拼裝值。

  5、測量工作內容

  1)提供鋼結構用軸線、控制網線及標高線。本工程主控軸線為田字形,控制軸線網橫向、縱向施放,使每段施工測量中有足夠的控制軸線;柱頂放線均采用全站儀,用極坐標法施放,用直角座標及測距法復測。

  2)拼裝胎架放線,應嚴格控制在設計軸線上,組拼中控制各點標高。

  3)跟蹤檢測:分階段進行各工序施工測量、跟蹤檢測及構件組裝全方位監測; 全方位負責構件組裝過程中胎架的變化,確保網架的組裝精度。

  4)各分項工程測量放線后,明確由業主或監理單位組織有專業測量工程師牽頭組成的驗線小組進行點位精度的復核工作,以保證測量精度、防止錯誤發生。

  5)整理內業資料,對施工軸線控制網、水準基點、測量記錄辦理現場移交,對標志點作好明顯標記。

  第二節 網架現場地面拼裝施工

  1.本工程的施工,根據現場條件采用分區域地面組裝整體提升法進行安裝,把網架零部件用運輸至安裝平臺分散堆放,后根據安裝圖編號分別對號安裝。為確保網架的安裝軸線正確,我們研究后決定先從中心線開始,逐步向四周展外,先組成封閉四方網格,控制好尺寸后,再拼四周網格,不斷擴大。

  2.對各支點標出標高,如網架有起拱要求時,應在各支承點上反映出來,調接支承點頂托高度來完成對網架的起拱要求。

  3.放球:將已驗收的焊接球,按規格、編號放入安裝節點內,同時應將球調整好受力方向與位置。一般將球水平中心線的環形焊縫置于赤道方向。有肋的一邊在下弦球的上半部分。

  4.放置桿件:將備好的桿件,按規定的規格布置鋼管件件。放置桿件前,應檢查桿件的規格、尺寸,以及坡口、焊縫間隙、將桿件放置在二個球之間,調整間隙,點固。

  5.平面網架的拼裝應從中心線開始,逐步向四周展外,先組成封閉四方網格,控制好尺寸后,再拼四周網格,不斷擴大。注意應控制累積誤差,一般網格以負公差為宜。

  6.平面網架焊接,焊接前應編制好焊接工藝和網架焊接順序,防止平面網架變形。

  7.平面網架焊接應按焊接工藝規定,從鋼管下測中心線左邊20~30mm處引弧,向右焊接,逐步完成仰焊、主焊、爬坡焊、平焊等焊接位置。

  8.球管焊接應采用斜鋸齒形運條手法進行焊接,防止咬肉。

  9.焊接運條到圓管上測中心線后,繼續向前焊20~30mm處收弧。

  10.焊接完成半圓后,重新從鋼管下側中心線右邊20~30mm處反向起弧,向左焊接,與上述工藝相同,到頂部中心線后繼續向前焊接,填滿弧坑,焊縫搭接平穩,以保證焊縫質量。

  11.檢查驗收平面網架尺寸、軸線偏移情況,檢查無誤后,繼續組裝主體網架。

  12.將一球四桿的小拼單元(一球為上弦球,四桿為網架斜腹桿)吊入平面網架上方。

  13.小拼單元就位后,應檢查網格尺寸,矢高,以及小拼單元的斜桿角度,對位置不正、角度不正的應先矯正,矯正合格后才準以安裝。

  14.安裝時發現小拼單元桿件長度、角度不一致時,應將過長桿件用切割機割去,然后重開坡口,重新就位檢查。

  15.如果需用襯管的桿件,應在球上點焊好焊接襯管。但小拼單元暫勿與平面網架點焊,還需與上弦桿配合后才能定位焊接。

  16.放入上弦平面網絡的縱向桿件,檢查上弦球縱向位置、尺寸是否正確。

  17.放入上弦平面網架的橫向桿件,檢查上弦球橫向位置、尺寸是否正確。

  18.通過對立體小拼單元斜腹桿的適量調整,使上弦的縱向與橫向桿件與焊接球正確就位。對斜腹桿的調整方法是,既以切割過長桿件,也可以用倒鏈拉開斜桿的角度,使桿件正確就位。保證上弦網格的正確尺寸。

  19. 調整各部間隙,各部間隙基本合格后,再點焊上弦桿件。

  20.上弦桿件點固后,再點焊下弦球與斜桿的焊縫,使之連系牢固。

  21.逐步檢查網格尺寸,逐步向前推進,網架腹桿與網架上弦桿的安裝應相互配合著進行。

  22.安裝焊接支托.主次檁條和行車吊件。

  第三節,網架吊裝

  1、材料、機具準備

  屋頂網架在吊裝時需要的機具,如桅桿、千斤頂、吊索、滑輪組、電動卷揚機等必須在吊裝前檢查一遍,在網架拼裝時安裝就位。

  2、其他準備工作

  (1)、混凝土施工完,對網架支座位置與標高進行復測,應符合要求;并應詳細記錄,以便網架支座的現場制作。

  (2)、對提升速度、提升吊點、高空合攏與調整等工作作好試驗,符合網架整體提升要求。

  (3)、清理網架提升高度范圍內障礙物。

  (4)、對施工人員安全、技術交底;對卷揚機操作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同時根據方案進行操作演習。

  3、提升前準備工作

  (1) 、屋面鋼結構檢查

  網架結構質量、外形均符合設計及相應規范要求;網架結構上確已去除與提升工程無關的一切荷載;提升將要經過的空間無任何障礙物、懸掛物;網架結構與其他結構的連接是否已全部去除。

  (2)、商定提升日期

  提升時的天氣要求:3-5天內不下雨;風力不大于4級。

  (3)、成立“提升工程現場指揮組”。

  提升工程現場組設總指揮1名,全面負責現場指揮作業;設專業副指揮2名。現場指揮組下設各工作組(如提升操作組、觀測組等),負責相關專業的工作;現場指揮組根據工程進度、天氣條件、工地準備情況,與各方商定提升日期。

  4、試提升

  解除屋面鋼結構與地面的所有連接;檢查網架提升上空是否有障礙物,消除所有障礙物。認真檢查屋面鋼結構,并去除一切計算之外的荷載;認真檢查整體提升系統的工作情況(結構地錨、鋼絞線、提升卷揚機、滑輪組、同步提升系統、檢測系統等);保證連接正確、牢固,設備運行正常。

  試提升階段分為三步:

  (1)、將各卷揚機預緊,保證預緊力相同。經卷揚機副指揮檢查確認后,向總指揮報告。

  (2)、總指揮下達開啟同步控制裝置,確認后下達啟動卷揚機指令;指令傳遞后,卷揚機操作工人啟動卷揚機,進行整體提升。網架各支點與網架脫離后,提升到距離支點300~500mm的高度時,觀測人員及時向觀測副指揮匯報,總指揮得到信息后下達停止指令,指令傳遞后停止提升,制動卷揚機。

  (3)、制動卷揚機后,對卷揚機、鋼絲繩、導向滑輪、平衡梁、滑輪組、吊點等進行檢查,確保系統運行正常。空中停滯12~15小時以上,觀察屋面鋼結構和整個系統的情況。

  運用前述的控制策略,采用順控方式完成第一步提升;提升結束后,認真檢查屋面鋼網架、滑輪組、卷揚機、平衡梁、滑輪組上吊點、纜風地錨的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再進行正式提升。

  注:須按下列程序進行,并作好記錄。

  操作:按要求進行預緊和啟動卷揚機,使鋼絲繩受力達到規定值;

  觀察:各個觀察點應及時反映觀察情況;

  測量: 各個測量點應認真做好測量工作,及時反映測量情況;

  校核:數據匯交現場技術組,比較實測數據與理論數據的差異;

  分析:若有數據偏差,有關各方應認真分析;

  決策:認可當前工作狀態,并決策下一步操作。

  試提升后,提供各點受力、結構總重量、各點提升高度等數據。

  5、正式提升

  試提升后,在確認網架、各個提升設備安全、運行正常的前提條件下,進行正式提升。在正式提升過程中,控制系統運行在自動方式;整體提升過程中,認真做好記錄工作;網架整體提升正常需5-6小時;按照網架支座球節點的標高,正式提升時網架提升高度高出支座球節點200mm,即網架提升標高到支座安裝時再進行標高調整。網架提升到預定高度進行調整,調整完畢后,鎖定卷揚機,完成安全行程。

  1)試提升后,觀察后若無問題,方可進行正式提升;

  2)正式提升過程中,記錄各點拉力和高度;

  3)正式提升過程中,需要暫停兩次,進行8根桅桿、副斜纜風的輪換工作。在暫停過程中,觀測各個吊點的位移及檢查系統的運行情況,并進行記錄。

  注:正式提升,同樣須按上述試吊規定程序進行,并作好記錄。

  6、信息、指令傳遞

  網架整體提升設立現場總指揮一人,卷揚機、觀測副指揮各一人。其中卷揚機組設機長一名、操作工人一名;測量組為兩名工作人員。

  7、封邊就位

  1)、網架吊裝到設計高度后,進行與支座鋼管的連接焊接。調整到預定高度后,嚴密組織對接拼裝工作,認真檢查纜風繩與地錨的受力狀態。周邊網架進行封邊安裝,網架滿足就位條件后,利用手動葫蘆配合,可以使網架在高空稍微移動,手動葫蘆利用鋼絲索固定在混凝土柱上。

  2)、移動吊具、使網架到位,先進行支座的安裝、焊接與固定,然后再進行鋼管的安裝。支座安裝。全部安裝結束后將螺母焊死。

  3)、安裝順序:先將網架下弦球以下部分在地面拼裝成一個整體,網架封邊時,用吊機吊裝到位,將螺母擰緊;然后散裝與下弦球連接的鋼管。鋼管安裝時可以借助手拉葫蘆進行調節,就位后點焊固定,先焊與網架球連接一端,再焊與支座球連接一端。

  4)、封邊就位、吊索具拆除后,測量網架就位后的撓度、幾何尺寸等,并做好記錄與評定。

  5)、吊具應于網架就位后按照順序拆除,利用就位的網架作為拆除拔桿的支點,先拆除吊索及滑輪,然后松動拔桿底部,將下部桅桿分段切割,桅桿底部撤出的同時松動纜風繩,使桅桿在自重作用下徐徐下落,同時保證桅桿拆除時不碰撞已經就位的網架。

  8、拆除吊具

  拆除工作應由專職吊裝人員組織,其他工作人員輔助完成,在拆除時應嚴格保證人員及其它設施的安全。

  同時,隨時監測網架在拆除吊具時的撓度變化情況。

  9、吊裝進度計劃安排

  吊裝準備工作在吊裝前一天完成,試吊和正式吊裝在2天內完成(第一天試吊,第二天正式吊裝),桅桿及索具等的拆除在第三天鋼網架調整、檢測合格后進行。

  第四節 安裝施工重點與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案

  本工程鋼結構安裝重點:網架焊接防止構件變型;焊接時擬采用“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內到外,由下到上”的焊接順序來防止構件焊接變型。

  本工程安裝難點:吊裝位置在框架結構屋頂,吊裝好后梁頂標高16.85M,高度較高,吊車停放位置距吊點約30M遠,吊裝高度較高和距離較遠,根據此特點,擬采用50T汽車吊作為吊裝設備,同時配備2名吊車司機、2名專業吊車指揮工和4名專業吊車輔助工進行吊車操作、吊車指揮、掛取鉤作業,配備鋼結構安裝工,輔助吊車作業

  第四章 吊裝質量技術措施

  (一)吊裝參數表

  (二)拔桿及滑輪組的組裝

  1、拔桿采用φ426×14的鋼管打襯套對接焊接組成,另外一根拔桿采用兩組滑輪組(4個四輪滑車),一根主(跑)繩φ21.5的鋼絲繩,兩個自制鋼板扁擔(如圖)。

  2、滑輪組穿繩是在地面進行,拔桿對接(拔桿在地面進行對接組裝,將鋼管端部開設坡口,打入襯管進行組對,使接口處形成V型坡口,由專職焊工按工藝施焊,焊接前,應將整體拔桿調直,進行點固焊,確保拔桿焊接后的平A度。)→滑車綁扎→穿繩(按照滑輪組的要求人工穿)。滑輪組展開的結構如圖示

  (三)吊點設置

  在吊點設置時盡量使網架在吊裝時的受力狀態接近就位后的使用狀態,因此周邊吊點盡量靠近混凝土柱;網架采用的是下弦支撐,因此整體吊裝時的吊點設置在網架下弦球節點上,采用大捆的方式,如下圖所示,捆綁時在吊點焊接球及與吊繩相交的桿件上加墊木塊或者麻布,防止對成品構件的損壞。

  (四)拔桿纜風

  獨腳拔桿主要承受軸向壓力,底部為鉸接。為保證其整體穩定性,在桅桿間拉設水平纜風及對角纜風,對拉設斜纜風繩到地面上,纜風繩高度由專業吊裝工程師現場測量定。斜纜風錨固在周邊地下,其錨固方式如下圖所示:

  地錨坑寬1m、長2m、深1.8m,底部設置兩根鋼管,在鋼管上拉設與纜風繩的同樣規范的鋼絲繩,坑內灌混凝土。如能利用混凝土柱子,依現場實際情況另行協商確定。

  (五)吊索具設計

  吊點確定后,確定吊裝系統的組合。由于整體提升時采用拔桿形式,因此應盡量使拔桿兩側受力均勻。每個桅桿采用兩個滑輪組進行吊裝,滑輪組采用順穿方式進行穿繩,兩個滑輪組組合成雙連滑輪組,繞出繩經導向滑輪后由一臺卷揚機提供動力,滑輪組穿繩時應保證滑輪組繩與滑輪橫軸線的夾角小于3度。使用平衡梁平衡滑輪組受力,每個扁擔通過兩根吊點繩連接四個吊點,扁擔通過扁擔吊繩和滑輪組吊鉤連接。

  (六)主要吊索具的受力驗算

  拔桿的受力分析拔桿選用由¢426×14鋼管,高度為27m,每根拔桿起吊重器(含吊索具)為25噸。根據起重安全作業技術第一章中第六節,金屬管式獨腳拔桿一般選用鋼管制成。在拔桿頂部設置系固纜風繩的纜風盤,有時焊一短管來懸吊滑輪組或焊一吊耳再通過卸扣聯結滑輪組。桅桿底部焊有底座它的起重能力可達30T,起重高度一般在30m左右,應用時可按表1-12選擇,如果鋼管的高度不夠時,可用對頂焊接的方法,并加焊角鋼,也可用凸緣連接的螺栓緊固,或采用套管連接的辦法。根據表中規定,本工程采用的組合拔桿及高度都滿足吊重要求,所以安全可靠。(金屬管式桅桿起重量和尺寸表)

  (七)拔桿安裝

  鋼管拔桿分節進入現場后,在網架總拼裝前將拔桿安裝完畢。

  (1)拔桿組裝

  鋼管拔桿分節進入現場后,分段焊接組裝。鋼管焊接時,將鋼管兩端打磨到露出金屬光澤,加墊板后熔透焊接。

  按照桅桿詳圖進行桅桿附件的安裝。同時將纜風固定在纜風吊耳上,以便后期纜風拉設。

  (2)測量放線

  根據設計的拔桿位置進行地面準確放線。放線時保證桅桿中心位置“橫平豎直”,即橫向、縱向桅桿中心位置連線應在同一直線上,并保證該直線平行與軸線。同時確認桅桿位置下方的基礎要求夯實、無空洞、無淤泥。

  (3)根據放線后的桅桿位置,固定安裝桅桿專用底盤。

  桅桿布置及現場布置如下圖所示(A區為例):

  (4)拔桿立直

  (5)纜風拉設及拔桿調整

  拔桿由吊車基本立直后,對邊拔桿可以拉設斜纜風,同時拉設輔助纜風,通過纜風調整拔桿的垂直度,拔桿調直后將纜風拉緊。下一拔桿立直后,將水平纜風拉設。

  (6)立直順序

  拔桿立直時先立四周,在中間。豎立時注意拉設輔助纜風進行調整和臨時固定。

  (八)吊索具組合及安裝

  拔桿安裝完成后,在地面上將定滑輪固定在桅桿頂部,同時放置動滑輪,利用小型卷揚機將主繩穿入,動、定滑輪間距大概為20m。滑輪組穿完繩索后,放置平衡梁,然后穿上平衡梁與滑輪組之間的鋼絲繩。鋼絲繩穿完畢后,用鐵絲將動滑輪、鋼絲繩、平衡梁與拔桿捆綁牢固,防止桅桿立直時,繩索晃動。

  (九)卷揚機安裝

  依據現場構件實際情況,卷揚機的固定待去現場后依實際而定;也可采用地錨錨固在地面上。當采用地錨錨固時,其地錨形式同纜風地錨,地坑改為2000X1000X1500。采用鋼板及型鋼焊接成卷揚機基礎,將卷揚機牢固安裝于基礎上,吊索繩經過導向滑輪垂直對中至卷揚機卷筒的中心,避免吊裝時速度不同,卷揚機底盤要求焊接平整,不允許傾斜,主繩通過的道路要求暢通無阻。

  (十)在正式提升前,進行試吊,檢驗整體提升的同步性。

  (十一)組織措施:

  1)設現場吊裝負責人一名,負責吊裝過程的全面指揮,其主要職責是分析各測量點的匯報信息,并根據各測量點匯報的信息下達指令,保證網架在過程中同步、桿件無變形并且安全順利的進行。

  2)對其傳遞總指揮的命令,并及時準確地向總指揮匯報各測量點的上上升高度。

  3)設立卷揚機組32人,8臺卷揚機每臺4人,其中設立1名機長,及時、準確地向負責卷揚機總指揮匯報卷揚機的工作狀況,并及時、正確的執行總指揮或副指揮下達的命令。

  4)每個測量點有一名讀數員負責,準確及時的向總指揮匯報網架的上升高度。

  5)指揮命令的傳達:在起吊前進行指揮信號識別交底,總指揮配高音喇叭一部,口哨一個,信號旗一面,以便與吊裝指揮。副指揮配口哨一個,配合總指揮進行作業。

  7)在提升前,對參加整體提升的全體工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培訓,做到崗位清楚明確。對卷揚機司機進行強化培訓。施工作業人員按工種、數量根據勞動力計劃表準時到位。特種施工人員要具備相應的資質證書。所有參加網架拼裝、焊接、整體提升的操作人員在正式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十二)、網架提升

  網架最大柱頂部標高為24米,故中心桅桿的設置高度為27米,共設八組拔桿;為保證網架吊裝的安全,防止網架晃動,周邊設置六個水平控制葫蘆。

  網架吊裝的具體方法:焊好的分片網架經驗收合格后,在吊點圖指定的位置布置相應數量的拔桿。每根拔桿上設置提升滑輪組2組。滑輪和網架之間用扁擔和Ф25的鋼絲繩連接,鋼絲繩一端于網架的下弦球節點捆扎牢固,并用卡環鎖死,另一端固定在倒鏈的吊鉤上。在吊裝時要在網架適當的位置掛8個鋼卷尺,及時檢查各點的提升速度,確保網架提升的同步性。為保證拔桿在提升承重后的穩定性,不下沉,要在設置拔桿的位置澆灌C20的素混凝土基礎。另外所有拔桿端部用Ф17.5的鋼絲繩串聯緊固,以保證拔桿的整體性。拔桿端部的四個角也要設置纜風繩,并固定在適宜的建筑物上或固定在預先設置的地錨上。在網架的水平位置也要設置倒鏈,用來控制網架在提升輕微擺動而產生的誤差。 同時,在輔助吊點位置相應的網架下弦增加一輔助鋼架,吊裝的鋼絲繩的下端就固定在該鋼架上。(貼圖一)

  (十三)、吊具安全技術要求

  提升拔桿的設置位置要與網架使用時受力狀況較為接近,同時桅桿的位置要求對稱均布,并做精確放線。拔桿的安裝一定要垂直,桅桿的中心點應與地面定位中心點重合,以避免網架整體離開地面后其受力中心移位,造成不安全的因素。為確保起重拔桿的垂直,拔桿在安裝過程中應選用經緯儀配合。桅桿在安裝過程中要用纜風繩隨時調整固定。拔桿在組裝過程中的螺栓以及斜撐要及時裝上,均勻緊固。拔桿整體安裝完畢后,要用經緯儀整體校核。為防止拔桿承重后中心點偏移,一定要在拔桿端部用纜風繩串聯緊固,并注意緊固時纜風繩要受力均勻,并用卡扣卡牢。拔桿的纜風繩端部應與建筑物緊固。如下圖:

  (十四)、網架吊裝過程中的技術要求

  在提升時,網架離開組裝平臺300mm為第一階段,現場兩名副指揮應認真檢查桅桿的受力狀況,桅桿地基是否有下沉現象,提升用的倒鏈受力是否均勻,纜風繩與桅桿的連接卡扣是否有松動現象等。

  在第一步試吊裝成功后,然后停吊不少于0.5小時,對吊具及網架的受力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確定沒有問題后方可進行正式吊裝。

  第二步的正式吊裝以50cm為一階段,檢查員要隨時檢查網架以及拔桿的受力狀況,并隨時進行調整。

  網架提升時要保證做到同步,相鄰兩吊點相對高差允許值為拔桿吊點間距的1/400且不大于100mm.

  為保證網架提升的平衡,應在每一組桅桿上設置刻度,并在網架上懸掛線錘,而且要在網架的適宜位置懸掛鋼卷尺,以控制網架提升的統一。

  網架在提升到設計的標高后,必須將所有吊點組鎖死,以防止在高空對接中吊點松動。

  網架吊裝就位后,進行網架初調,初調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的安裝及焊接。

  網架的高空封邊和柱子部分安裝,利用腳手架及吊車進行高空散裝,封邊由中心向兩邊同時進行。

  網架整體焊接結束后,對網架進行調整就位,將網架落實并固定支座。

  (十五)拆除拔桿

  1、退繩,是指把卷揚機的卷桶倒轉使鋼絲繩松動。

  2、拆吊點,是指高空人員在網架吊點處松開鋼絲繩卡扣。

  3、拆纜風繩和連系繩,是指把纜風繩和連系繩的卡扣松開使之不受作用力。

  4、有一臺25t汽車吊車吊住拔桿上端1/3處,拔桿底端用5t卷揚機間斷性拉,使之傾斜一方,然后吊車徐徐下鉤至落地。

  第五章,結語

  四十多年前,圓鋼管和鋼絲繩加人推絞磨“土的掉渣”的拔桿施工方法,在當時風靡大江南北辦著天大的事;到今天,很多鋼結構網架工程早已不在使用此法。依然是圓鋼管和鋼絲繩結合已使用電控同步的電動卷揚機時,仍在重大工程中展露身姿。

風雨操場網架施工吊裝.jpg

風雨操場網架施工吊裝

m www wap